從 台南火車站 搭 2 (延駛三鯤鯓)
或 19延 在 運河博物館 下車即可到達
19也可在原住民文化會館下車~
步行遠一點但班次較多
這裡離安平老街步行也只要5-10分鐘
是個熱門觀光景點
我本以為只是博物館~沒想到有驚喜
橋的那一頭就是原住民文化會館
還有 大魚的祝福
轉貼
清咸豐8年(西元1858年)清政府與英、法、美、俄國,簽訂「天津條約」,
規定各埠成立劃一的海關。
臺灣於「天津條約」中開埠後,設置淡水關及臺灣關,
一共開放4個口岸,兩正口及兩外口,
滬尾和雞籠合稱淡水關,打狗和安平合稱臺灣關。
日明治28年(西元1895年)
日本接收臺灣後於10月28日設立安平稅關。
隔年,臺灣改適用日本與各條約國之協定,
允許各國人民和船泊,在安平、滬尾、雞籠、打狗等四個通商口岸,
自由往來,居住經商。
日明治34年(西元1901年)將4處稅關裁減為淡水及安平2處,
統一全島稅關事務。打狗改為支署,歸安平稅關管轄。
日大正15年(西元1926年)臺南新運河開通。
日昭和5年(西元1930年)安平海關移至新運河安平船塢,
原海關建物設置安平水產學校。
西元1945年分置臺北、臺南兩關,
安平海關改設財政部臺南關臺南支關安平支所。
民國58年(西元1969年),
海關總稅務司署將臺北關分為基隆與臺北兩關,
臺南關改高雄關,設置臺南支關安平支所。
民國67年(西元1978年),安平支所移至新安平港,原安平海關建築閒置。
民國92年(西元2003年)原安平海關指定為市定古蹟。
市定古蹟原臺南運河安平海關原為日治時期1926年臺南新運河開通時所設置之「稅關安平支署安平船溜派出所」,
迄今已近百年歷史。
安平海關側方即安平碼頭,昔為進口驗關之處,
為日治時期機關辦公廳舍典型建物,
也見證了臺南新運河及安平港的興衰,十分具有歷史價值。
為活化古蹟,文化局決定自行營運,
成立結合古蹟、圖書、咖啡及河岸景觀的獨立咖啡館。
安平海關的河岸咖啡館除了維持古蹟原貌外,
內部並布置有日治時期辦公室、和式起居室、運河相關老照片影像及相關文史介紹,
咖啡館除販售平價優質的咖啡飲品及古蹟紀念商品,
也擺設有逾200本的哲學文史類書籍供來客閱讀,
後續也會定期更換圖書主題,讓來此的遊客可以在閒適慢活的步調中,
感受古蹟及運河的特殊氛圍。
日治時期辦公室
休憩空間
這價錢讓我懷疑是不是少個1..
真的很平價~而且是可以內用
最喜歡這個和式空間
冰烏龍~35元 蝦餅~50元
就這樣銅板價可以享受古蹟氛圍~
你說能不驚喜嗎~!!
地址~台南市安平區安平路97之15號
電話~06-2214233